dēng

不登


拼音bù dēng
注音ㄅㄨˋ ㄉㄥ

不登

词语解释

不登[ bù dēng ]

⒈  歉收。不升。不与,不赞成。不用。

引证解释

⒈  歉收。

《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
《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

⒉  不升。

《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

⒊  不用。

《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

⒋  不与,不赞成。

《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
杜预 注:“登,成也。不与其专邑叛君,故使 彭城 还繫 宋。”
杨伯峻 注:“不登即不赞同。”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分字解释


※ "不登"的意思解释、不登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让它随风而逝吧。

2., 这种事已是司空见惯,难怪报纸连登都不登。

3.诚然,短信笑话在大量普通人群间发送和传看,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低俗不堪,何足挂齿,但我以为,这却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学或文化现象,它可以让我们从中见出为我们的传统偏见所忽略的一些有意味的东西。

4.闻言,傲悟远脸色微微沉了下去,欧德那个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突然来访,还是为了天茂城的事情,想必定然没什么好事。

5.小品文从来不登堂入室。小品文不是满汉全席,不是金钟大吕,不是目不斜视的正室夫人。小品文是东直门的香辣蟹麻辣小龙虾,是。

6.众所周知,通俗小说在明清时期向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刻工每多粗糙,纸墨亦较差劣,图书质量难如人意。

7.例如,胡适用方法研究白话文学史和小说史,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别开生面,改变了世人关于中国文学的观念,士大夫目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等文化遗产重新展示瑰宝的本来面目。

8.在风水观念逐步渗入民间社会并转化为习惯性的民俗信仰之过程中,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书的推力究竟有多大,我们很难作定量的研究,但这种推力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9.在风水观念逐步渗入民间社会并转化为习惯性的民俗信仰之过程中,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书的推力究竟有多大,我们很难作定量的研究,但这种推力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10.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让它随风而逝吧。